天籁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回 西园八尉(第1页)

秋八月,置西园三军及典军、助军。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初黄巾起,上留心戎事,硕壮健,有武略,故亲任之,使为元师,典护诸将,大将军已下皆令属焉。

——引自袁宏《后汉纪·灵帝纪》

那督邮被刘备一顿毒打,又被云长踩伤了胸肋,连伤带吓,直在闻喜县中养了三日伤,才勉强爬起回到定州,向定州太守叙述刘备反状,免不得添加些油醋。太守申文到省府,省府差人捕捉——却未上报朝廷。玄德三人自知罪重,不敢返乡,于是前往代州投奔太守刘恢,刘恢念其同宗,留匿家中。其后黄巾余党复起,又有渔阳张举、张纯造反,告急奏章上达朝廷。灵帝遂诏令幽州牧刘虞领兵往渔阳征张举、张纯。刘恢见时机到来,遂亲自以书信推荐玄德等三兄弟往见刘虞,说明三人身份本领,并叙前日所立战功。刘虞见是刘氏宗亲,遂令玄德为都尉,引兵直抵渔阳,与贼大战。两兵相交,胜败已分。张纯因为凶暴不仁,致使帐下头目哗变,刺杀张纯并将其首级纳献玄德,率众来降。张举见大势已去,只得自缢而死,至此渔阳尽平。刘虞表奏刘备大功,又为其解说前番怒鞭督邮,确实事出有因,怪不得一方。朝廷准奏,于是下诏赦免刘玄德前番罪过,除任为下密县丞,后继任高唐尉、高唐令。

刘备靠了汉室宗亲名号,又屡被刘恢刘虞等皇族大员庇护,复依自身军功将怒鞭督邮的罪过轻轻掩盖,而且得了官职,不由松了一口长气,只待时来运转。谁料承平不久,随着官军陆续撤去,冀青兖幽各地黄巾盗贼复发,侵略州府郡县。高唐县因粮少兵寡,竟被一夜攻破,刘备与关张二弟幸亏仗着武艺绝伦,这才杀出重围。三人商量一番,无奈投奔同窗好友公孙瓒。公孙瓒看在同窗份上,极力表奏刘备为别部司马,兼守平原县令,大将军何进正要竭力拉拢公孙瓒等这些地方刺史为己所用,自然照准施行。自此,刘备与关羽、张飞三兄弟在平原县暂时立足。此时左慈闻刘备三兄弟到了平原,于是带赵云下山,至平原县衙,尽心尽力指点三兄弟刀矛武艺。除刘备对武艺之事不十分上心,学得有些懒散之外,关、张二人武艺却于此半年间得以精进不少。

且说由于十常侍再次得势,与大将军何进分廷抗礼,黄甫嵩、朱隽、卢植等回朝后虽得厚封,却渐失军权。于是黄巾余党复起,势力小者有数千人,大者如张燕号称黑山贼,据住青兖二州,竟有百万之众,地方刺史及太守不能复制。中平五年,郭太于西河白波谷起事,攻略太原、河东两郡,汝南郡葛陂黄巾军再起,攻没郡县。朝廷派校尉鲍鸿率军镇压,与汝南黄巾战于葛陂,却落得大败亏输,狼狈不堪地逃回洛阳。灵帝闻报,直吓得魂不附体,只得向阶下大臣问计。只见从班部中走出一人,向前拜奏道:“臣有一计,可灭除黄巾贼众,保我汉家社稷长治久安。”灵帝大喜,低头看时,出班奏事者却是太常刘焉。

话说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汉景帝第四子鲁恭王刘余后裔,以汉朝宗室拜为中郎,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刘焉与侍中董扶交密,早听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心中已埋下不臣之念,遂趁此机出班,向灵帝慨然陈奏道:“致使今日黄巾之乱者,皆因各州府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方使太平道邪教挑唆贫民,有隙可乘。而今之计,应选其清廉要员,汉室宗亲任州郡长官,以镇守安定天下。臣谓应将各州郡刺史改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担任,拥有地方军政之权,则更易控制地方,进剿黄巾余部。今黄巾余党播乱中原,各地刺史望风而逃,不肯用命除贼;又有五斗米道张修起于巴郡,益州刺史郤俭亦趁机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遂养成贼势不可复制。若依为臣之策,可诏拜大将军何进总领天下兵马以卫京师,复令刘恢、刘岱、刘虞等督率冀幽青兖,刘表、刘繇、刘宠等镇守荆扬,微臣牧使益州汉中以镇西南,天下不难定矣!伏望圣裁。”

灵帝闻奏大喜,于是以刘焉为监军使者、益州牧,敕封阳城侯,命其前往益州代天子巡狩,逮捕郗俭,平灭张修五斗米道,整饬巴蜀吏治,即日起行。刘焉领旨,志得意满,急忙领了印信兵符,辞帝而行。行至半途,却因黄巾遍地道路不通,刘焉暂驻荆州,派出探马,专侯消息。数月之后,闻报郗俭已被黄巾军首领马相杀死,马相竟于益州称帝。复过几日,却有益州从事贾龙率部擒杀马相,遣使将其首级来献,并请刘焉随使入驻益州。刘焉大喜,于是率军进入益州,正式就任益州牧,治所设于绵竹。刘焉上任之后,任命贾龙为校尉,安抚收容逃叛,实行宽容恩惠之政,不复受朝廷之命。

各位看官,刘焉这一“改史为牧”之策,正是导致大汉社稷分崩离析之大题眼处,不可不知。由此正因汉灵帝放权于下,助长地方军拥兵自重,各地群雄互相攻击,逐鹿中原,甚至皇帝在群雄手中如同无物,故此黄巾民变成为促使东汉灭亡之导火线,也同时开启了军阀混战序幕,并为三国分立种下远因也。刘焉自立于益州,按下不表,单说朝中有大将军许凉、假司马伍宕,均是何进的心腹,见刘焉自荐而去,遂一同出班上前。许凉奏道:“臣禀陛下,近有终南山善望气之人名唤南华子游于洛阳,认为京师会有大兵,两宫流血。其言有因,万岁不可不妨。”灵帝即问如何防范,伍宕趁机奏道:“此事容易。《太公六韬》有云,自古天子亲将兵事,可以威镇四方。陛下何不效武王之行,登坛拜将,亲授将印于大将军何进,以示演武于天下?”灵帝依奏,当即诏令何进大发四方兵马,讲武平乐观下。

书中暗表,那何进本来出身屠户,因同父异母之妹被选入宫中,成为贵人,并受宠于灵帝,何进由此一步登天,先被拜为郎中,随后迁虎贲中郎将,任颍川太守。其后何贵人被立为皇后,何进也因此而拜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后因张角之乱,何进率左右羽林军五营士密捕张角部下马元义,因功而进封慎侯,河南尹一职却被其弟何苗袭了。中平四年,荥阳黄巾贼数千人暴动,攻打焚烧郡县,杀中牟县长,危及京师。灵帝闻报,诏命何苗击败群贼,平息暴乱还归京都。灵帝诏派使者至成皋迎师,授命何苗为车骑将军,封济阳侯。自此一来,天下兵权早已归于何氏,许凉、伍宕奏请灵帝演武拜将,无非是为何进篡位张目,其意显明至极,奈何灵帝不察。

何进受诏领命,遂令何苗率人在平乐观前修建一个大坛,上立十二层五彩华盖,十丈高;大坛的东北再建小坛,立九层华盖,九丈高。两坛之间横列步兵、骑士数万人,结营为阵。灵帝亲自出宫检阅步骑军伍,登临大坛,驻陛大华盖之下,何进却登东北小坛,停驻小华盖之下。灵帝诏命,拜何进为大将军,即命掌玺官将大将军印捧至小坛,赐授何进。何进跪受,在小坛上与大坛上的灵帝遥相答礼。讲武礼毕,灵帝下坛,身披甲马,称“无上将军”,绕阵三圈而还,诏令何进率领全军驻扎平乐观双坛之下。经此一闹,天下无人不知大将军何进威权之重,尽皆景仰。

那十常侍见何进一门势大,岂肯干休?急忙联手暗中密奏灵帝,提醒陛下前车之鉴不远,需小心前朝霍光揽政故事重演。大将军威权过重,需设立西园八尉以分其权。灵帝本来耳软心活,当即照准而行,下诏加强西园防卫之兵,设立八部校尉以限制何进兵权。哪八部校尉?却是上军校尉蹇硕,中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下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典军校尉议郎曹操,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谏议大夫夏牟,右校尉淳于琼。灵帝认为蹇硕壮健而有武略,特别亲信任用,以为西园校尉元帅,督率司隶校尉以下,虽大将军何进亦要受其统领。

何进闻此诏命,仿佛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将那刚刚燃起的烈火顿时熄灭,不由惴惴不安,又如芒刺在背。于是召集心腹将领计议,要抢先下手,趁此机会尽除阉宦,也算绝了这为害有汉一朝的大患。却不知十常侍在朝中耳目极多,大将军府计议未定,早有人将此事报与蹇硕。那蹇硕初掌兵权,八部校尉不知其心若何,闻得此信不由害怕恐慌,急找张让等商议对策。十常侍急速进入内宫,共说灵帝,现有西凉边章、韩遂聚众谋反,非需何大将军亲征不可。汉灵帝再次准奏,次日升朝,即下诏赏赐何进兵车百辆,虎贲斧钺仪仗,择日出兵。何进虽然愚蠢,却也知道这是十常侍阴谋。于是借口山东黄巾复起为患,上奏请派中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东击徐、兖二州平叛,要等袁绍得胜回师,方可出兵西征边章、韩遂之乱,借此拖延时间。灵帝见其证论凿凿,只得准奏,即遣袁绍领兵出京而去。袁绍虽为西园校尉,隶属蹇硕统辖,但因其叔父太傅袁傀之故,早已同何进暗通款曲,此时得了兵权,却依何进之嘱并未远赴徐、兖二州,离京不远即将兵营扎住,以观京城动静。

且说京城之内,经历过这一连串的内忧外患,灵帝殚精竭虑,堪堪病重,长卧不起。大将军何进见此情状,急率太傅袁傀等诸大臣进宫,向灵帝请立太子皇嗣。灵帝现有二子,何皇后生大皇子刘辩,王美人生二皇子刘协。灵帝因王美人之故宠爱刘协,本欲废长立幼,其设立西园八尉之举本意就在于此。但此时病重难保,见何进率众逼宫只得装聋作哑不答,待何进出宫,却又暗命蹇硕见机除去何进,拥立刘协为帝。

蹇硕虽然奉了上命,心下依旧怀疑不安,遂亲自写书与中常侍赵忠道:“大将军何进兄弟执政专权,现与天下党人谋划诛杀先帝左右,欲消灭我等,只因我统领禁兵,故犹豫不决。现应把上阁关闭,急捕杀之。”赵忠得书,却与中常侍郭胜商议。那郭胜本与何进同郡,于是劝赵忠不依蹇硕计策,且把蹇硕书信偷偷交给何进。何进得信,急使黄门令逮捕蹇硕,将其斩杀,自己统率其兵。自此之后,西园八尉的实际兵权已大半落入何进手中,灵帝虽有耳闻,却已无力回天。

转过年来春天,灵帝病体转重,堪堪不支。灵帝之母董太后深怕何氏一族得势,趁着刘辩不在宫中,尝劝灵帝立刘协为太子。灵帝因怀念王美人之故,心中亦偏爱刘协,欲立之为储,只为大将军何进权重,怕变生肘腋,难以决断。当时宫中遂分两派,何后与国舅何进欲立刘辩,中常侍张让及董太后欲立刘协,明争暗斗,已然势成水火。何皇后已知情况紧急,连忙派人请玄都观史子眇进宫,询问皇子刘辩近况,委其随时送皇子进宫,做好继承皇位的准备。史子眇也已算出灵帝大限将至,即刻奉命,辞别皇后回至玄都观。连夜写了两封手书,派出大弟子臧霸快马到襄阳水镜庄上,分别寄给师叔司马徽及弟子胡车儿,催请史侯启程返京。臧霸得了师父之命,即刻登程而去。

且说那臧霸又名奴寇,字宣高,泰山郡华县人。其父名叫臧戒,为县里的狱掾,生性耿直据守律法不畏权暴。一次,县中有恶徒当街杀人,被捕入监,正该臧戒当值羁押,只待问明罪状后申报省府秋后问斩。不料太守受了恶徒家人钱财,兼且其家属进京买通中常侍蹇硕,蹇硕一纸手书到府,知府即叛恶徒乃系斗殴误伤人命,欲私行卖放。那恶徒得了家人口信,在狱中愈发猖狂,肆意将狱卒人等言语挑逗凌辱。臧戒不忿,仗胸中一时义气,就在狱中将凶犯刺杀,提人头上公堂领罪。太守大怒,令人收押臧戒在衙,苦打了一顿,强行画了供词,钉了二十斤长枷,准备次日将其押送郡府备罪。臧霸时年十八岁,获悉父亲被押送泰山府郡,遂召集家中食客十数人,前往华县西山官道埋伏,半路上将父亲救出,并杀死亲自押送的太守。当时押送役卒百余人,惧怕臧霸健勇皆避而窜逃,竟无一人敢掠其锋芒。经此事迹,臧霸的孝烈勇名遍闻乡野,此后与父亲逃亡东海郡,混迹于渔民之间。

后逢黄巾之乱,臧霸从属徐州牧陶谦破贼,因有军功赦罪,并拜为骑都尉。再后因朝廷下诏考核沙汰因军功授职官吏,那臧霸无钱贿赂督邮,受到逼勒,就走了刘备的路子,将督邮及其人役打得屁滚尿流。臧霸知道此事不了,又恐连累了陶谦大人,遂自行投首到京城有司领罪。有司问明罪状,依律问了斩刑,因臧霸身为武官,遂将情状申报大将军府,待回复批文到了即可行刑。大将军何进见了呈文,忽然来了兴致,命将人犯提到将军府亲审。何进见臧霸雄壮不屈气概非凡,又兼那被臧霸殴打过的督邮因他事已被革职,遂即卖个人情,将臧霸当场释放,并命其到城外玄都观拜史道长为师,实为护卫皇子刘辩。史子眇见臧霸是个可教之材,遂于十年间悉心调教,终致武艺大成。

前言叙过。且说臧霸揣了师父手书,星夜兼程直到襄阳郡南漳县水镜庄园,见到水镜先生,呈递书信说明来意。水镜先生得书,细细看了,即命家人到山上白马洞唤来史侯少爷,一并收拾个人用物行李下山,家人应声出庄去了。臧霸方欲以师门之礼重新拜见师祖,却见座中还有两人,遂有些沉吟难决。

司马徽笑道:“臧霸不需沉吟猜疑,此二位却非旁人。”手指坐在左首的老者:“此位即是你师父的好友,又是大破黄巾之卢植尚书的刎颈之交,名满天下的原东观校书议郎蔡邕大人。今日也是来践你师父十年之约,要送史侯进京。”又指右首座间的束发青年,作道家装扮者,“此位乃颖川徐庶,字元直,不但学识非凡,且剑术精通,大有侠义之风,是我忘年挚友,你可以晚辈之礼见过。”

臧霸惊喜非常,向二人倒地跪拜:“小子粗陋无文,今日得见高贤,幸何如之。”蔡邕、徐庶见臧霸英雄气概,不敢小视,各自离座还礼。水镜先生大喜,令家人整治酒饭,众人依次落座。稍倾,家人引领史侯和胡车儿到来,先拜见师尊司马徽,再与蔡邕徐庶臧霸见礼。水镜指着臧霸对胡车儿笑道:“胡车儿,你跟我十年,倒沾了一个大大的便宜。实论起来,你的武艺是我所授,臧霸的枪法却是我师侄史子眇所传,臧霸还要称你师叔。”胡车儿笑道:“不敢。臧将军曾任徐州骑都尉,胡车儿只是草莽白身,怎敢僭越?出得本门,当以兄弟相论。”臧霸坚持以晚辈之礼拜见,胡车儿扭泥不受,赶忙大礼相还,众人皆笑。

蔡邕见那史侯意气风发神光内敛,已全不是当年四岁稚童模样,不由心下大慰,慨叹道:“史侯跟随水镜先生,十年调教錾金琢玉,已然气度恢宏迥异常人。水镜兄穷尽精力呕心沥血,造就一代圣主,此乃汉室大幸,请受蔡邕敬酒三杯。”水镜先生道:“议郎大人为了汉室天下,冒死弹劾阉宦罢官,一路遭人追杀之际还甘冒奇险,将史侯不远千里送来我庄,这才是大义凛然,令山人敬佩不已。十年过矣,议郎不忘旧约,如期前来赴会,更是信义之士,虽古之侠士不及。本门承六祖张良先师之瞩,以共扶汉室为本分,不敢受议郎大人之敬。”当夜群雄毕集水镜山庄,宾主尽欢而散。

次日一早,蔡邕向水镜先生请辞,护卫史侯上路。水镜将史侯请入密室,肃容嘱道:“此次你师父遣臧霸接你回京,定是皇帝病危,宫中将生夺位大变。我闻朝廷大权尽操于你亲舅大将军何进之手,必定是要立你为帝;而你父皇偏爱刘协,十常侍秉承上意,定全力主张拥立刘协。而今汉室倾危,大乱之兆已显,无论你与刘协何人得立,都将为权宦所挟,不得自由,甚至稍露锋芒即有废立之虞,性命之险。你此次回宫,只须记住八字:‘藏锋露拙,待时而飞’可也。后至危不可解之时,休忘白龙洞中通蜀秘道,切记切记。”史侯拜而受教,从此改回本名刘辩,出门上马而行。徐庶见蔡邕等人去了,也要告辞,被水镜款留不放,二人常居白马洞中参研天地之变、兵法机要不提。

祭邕一行离开襄阳,一路向北进发,直奔京都洛阳。情景恍如十年之前,蔡邕与刘辩同乘一车,家眷及行李车辆随后。只是老家人蔡福已于三年前患病而亡,车旁护卫从人换了蔡七、胡车儿和臧霸。皇子刘辩依晰见到往日途中玩伴蔡琰,见其已是亭亭玉立,炯非当年黄发垂髫模样。蔡妻何氏早知皇子身份,于广众之下又不能以君臣大礼相见,领女儿蔡琰遥遥万福,就登车就驾不再抛头露面。刘辩心中对蔡琰念念不已,却又怕蔡邕看透心思,只好强作镇定,一路落落寡言少语。蔡邕只道他离开水镜先生不免难舍,哪里知道他心中所想?当晚到了宛城,众人寻找馆驿宿歇,一夜无话。

次日清晨,蔡邕聚集众人,单独吩咐胡车儿道:“此去洛阳不足五百里,一路平坦,只需三五日即达。老夫当年罢官且遭权阉追杀,若同尔等同往洛阳,一旦被阉党侦知,不免平地生波,且连累皇子。老夫本来担心皇子一路安全,现有臧霸来接,他有万夫之勇,又有你相助,我无忧矣。咱们就此分道别过,他日有缘相会,你当尽力护卫皇子到京,其功不小,一路珍重。”胡车儿心中惊愕,转思议郎大人言之有理,遂问道:“可惜与大人相处何短,相别何急,不能朝夕台前奉教。不知大人要去何处安身,何时再能相见?”

蔡邕道:“老夫在江南隐居十余年,广交山林逸士,以后定能为皇子所用,以赴共扶汉室之大业。今有老友有十余年未见,官居泰山郡丞,覆姓诸葛,单字珪,字君贡,乃琅琊郡阳都县望族,其先祖诸葛丰元帝时曾任司隶校尉,世为汉臣。老夫前去依附诸葛君贡,且有大事相商,你不必挂念。”胡车儿听了,不便再问,遂同臧霸奉命拜别。蔡邕又对刘辩叮嘱数语,刘辩一一允诺,不忍猝别,不禁两腮泪下。蔡邕深知朝廷内部之争已到剑拔弩张之际,预料皇子刘辩此去凶险万分,也不说破,当下分了自己的轿车赠予刘辩,即令胡车儿和臧霸护卫皇子先行,自命仆从收拾车仗,径向泰山郡进发。

刘辩别了师父蔡邕,在臧霸和胡车卫护之下向北而行。走了不足三里,将至宛城北门,听得后面马蹄声响,却是蔡七赶来,上前约住车辆。胡车儿掀开车帘,蔡七呈上一个锦盒,躬身向刘辩道:“只因皇子走的慌促,小姐未曾与皇子话别,甚是悲伤。今命小人以锦盒相赠,愿皇子平安终世,得其所愿。”说毕,飞身上马往来路去了。皇子令车驾继续前行,自车中打开锦盒看时,却是用绢丝细细织就的一个同心结儿,翠红相间,鲜艳欲滴。刘辩捧着同心结,想着是蔡琰小姐亲手所织,不由心驰神往,想起当年千里同行今日相见无期,不由百感交集,一时痴绝。

却说蔡邕自领妻女家仆车仗出了东门,直奔兖州泰山郡,拜见泰山郡丞诸葛珪。诸葛珪见蔡议郎光降,不由大喜过望,因妻子已故,遂命二子出拜。长子诸葛瑾,字子瑜,年方十七岁,少时曾游览洛阳,博览《诗经》、《尚书》、《左氏春秋》。生母去世之时,诸葛瑾在守孝期间一切行止合乎礼节,其后侍奉继母也恭敬谨慎,甚得一郡之人夸赞。次子诸葛均年方十岁,随兄长习学六经,已颇见少年老成。诸葛珪另有一弟,名诸葛玄,由袁术表奏授为豫章太守,现在江东豫章郡任所供职。

二人相见已毕,诸葛珪遂问蔡议郎今从何来。蔡邕将当年遭中常侍曹节陷害追杀,携家小避居江南吴会十年之事说了,皇子刘辩的事情则隐去不提。诸葛珪大喜,遂在府院邻近选了一块地皮,起造房屋供蔡邕一家居住。蔡邕大喜,且手中薄有余财,一应工匠支出都不肯让诸葛珪费心。自此蔡邕一家在泰山郡居住,按下不提。

却说刘辩在胡车儿和臧霸二人护送之下,不日来到洛阳,先到玄都观拜见尊师史子眇道长。史子眇令臧霸夤夜到大将军府,请何进前来玄都观中密议,遂将胡车儿和臧霸人二推荐于何进,充作宫廷侍卫,不离皇子刘辩左右,以备朝夕保护,无使有失。何进应诺,瞩二人不得自己将令,只保皇子安全,万事不得自专,轻举妄动则斩。胡臧二人领命,当夜即在何进安排下秘密进宫,拜见何后,随侍刘辩左右不离。何后见儿子平安回宫,不由大喜,当即安排于宫中别院住了,胡臧二人在宫外校尉所当值,随叫随到。

中平六年夏四月,灵帝病笃,立嗣之事愈加迫在眉睫。何进急令袁绍连夜率兵回归京师,并召何颙、荀攸、郑泰等大臣三十余员,商讨欲尽诛宦官。正踌躇未决之间,宫内使命已至,声称灵帝已经驾崩,宣何进速速入宫,商定嗣君大事。天使前脚离府,厅内已是一片慌乱,众人议论不一。何进遂向诸大臣问计,群臣大半声言此时十常侍定然张网以待,岂可自投虎口,当派人进宫请皇后示下。

被退亲后我嫁给了当朝大佬  重生团宠嫡长女又娇又凶  重生后,公主杀疯了  穿书后,我被五个渣哥团宠了  神秘老公心尖宠  重生后:和死对头he了  医妃嚣张腹黑王爷请绕道  天降  女总裁的非常保镖  权宠天下:本侯要纳夫!  耳上珍珠环  重生之鬼眼医妃  地府红包群  孤夜行  明珠照山河  萌妻逆袭老公宠上天  空山宴  报告少帅,夫人要退婚  麻衣风水师  娇俏医女,九千岁的心头宠  

热门小说推荐
飞剑问道

飞剑问道

在这个世界,有狐仙河神水怪大妖,也有求长生的修行者。  修行者们,  开法眼,可看妖魔鬼怪。  炼一口飞剑,可千里杀敌。  千里眼顺风耳,更可探查四方。    秦府二公子‘秦云’,便是一位修行者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飞剑问道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