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回 太平道人(第1页)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

——引自《三国演义》第一回

南华子由玄都观出来,一路向东北而行,心中怒气不息。想到自己隐居深山近五十年,眼见得天下疫情四起,这才起了下山济世之心,当然也有借着自己非凡医术道法上达天闻,籍此在朝廷为本门博一个名声,图一个进身的意思。因知道鬼谷门为众门之首,且汉灵帝曾师事史子眇,此事早为天下皆知,要想接近皇帝,自然越不过鬼谷门去。不料好不容易矮下身子刚一张口,史子眇就毫不客气将人拒之千里之外,且话里话外明显有自高身份,压人一头的意味,此一口气如何忍得下去?好歹自己也是太平道一门之长,虽是修道之人不屑于世俗间争名夺利,但这口气却是非争不可——若不能在朝堂上一较高低,那就在民间或江湖上一比长短便了。

想到此处,南华子心中一动,忽然想起一人。那人名唤左慈,如今正在河北常山郡黄公山上修道,乃是兵家门派的掌门,与自己一向交好。心想左慈道术高不可言,若是与其联手,纵然不将鬼谷门拉下众门之长宝座,至少要闹他个灰头土脸,岂非易事?想到此处心中一喜,遂运足脚力,直奔黄公山而来。在路非止一日,这一天午时行至巨鹿郡境内,只觉肚内饥渴难忍,放眼望去,眼前是一片大林,莽莽苍苍,不见村甸。南华子强挨着饥渴穿林而行,听到前方有潺潺水响,不由精神一振,向着水声奔去。

穿过树林,豁然开朗。只见一条大溪沿着山谷蛇行蜿蜒而下,阔达数百丈有余,河床上百花怒放,恍若世外仙境。南华子大喜,奔到溪边,以手掬水饮之,只觉其甘如饴,透彻肺腑,一路疲惫全消。南华子喝了几口溪水,精力完全复原,坐在岸边休憩片刻,起身看了看方向,就要顺溪向北而行,预备出了大林,到前边镇甸上吃过斋饭再做道理。正在此时,却听得溪水上游忽有歌声传来,嗓音响亮。南华侧耳细细听去,一字一句听得无不清楚,却是有人在唱道情:

父母生我天地中,多因欲望烦恼生;自从留侯成仙去,世间不见百岁翁。

效法自然顺天地,大道藏于南华经;近可治政以修身,达则天下致太平!

歌声未落,早见一个道人摇摇摆摆地沿着溪岸走来,身穿绛紫色道袍,手持拂尘,头戴竹冠,面如冠玉,长须飘洒,也果有七分仙风道骨的气概。南华子听了那道人唱的道情,吃了一惊,暗道:“奇哉怪也。这道士所唱词句,却为何句句暗应着自己的《太平要术》?”急忙伸手向怀中掏摸时,心头更是一番鹿撞——那贴身而藏的三册经书却已是不翼而飞。这时那紫袍道人已经来到近前,向南华子打个揖首,问讯道:“师父可是丢失了东西,只顾在那里掏摸,拿不出来?”南华子略定了定神,袖中算了一课,已明就里,将一双神眼向天上一翻,怒喝道:“何处来的妖孽,竟敢戏弄贫道?拿来!”说着左手向前伸出,掌心向上,直伸到那紫袍道人胸前,头顶心已是无名火起,烈焰飞腾。

紫袍道人见南华子动了真怒,这才讪讪地一笑,回手抓了一把,向前一摊,掌心已托着三册帛书,看外观质地厚薄,正与史眇子还给南华子的《太平要术》一般无二。南华子怒气稍息,正要伸手取回那三册经书,紫袍道人却往回一撤:“师父且慢。你可看得清楚,这真是你的东西?”南华子怒气复升,冷笑道:“这分明是我怀中的经书,被你弄个障眼法儿偷了去。就你这点儿微末法术,真的要在贫道面前卖乖?如今好好地还给贫道也罢,直待贫道火发,大家面子上须不好看相。”紫袍道人听南华子如此说话,脸上笑容忽然也变成愠色,怒气稍纵即逝,淡淡地说道:“师父既然诬赖贫道取了你的物什,那就请师父明言丢失了何物,也落得个捉贼见赃。若说得不差分毫,贫道自当甘愿认罪,再无二话。”

南华子倒被气得笑了,暗自掐定双指,念动咒语使个法术,将紫袍道人手中的经书紧紧定住,使他无法变幻,这才说道:“自从本门庄子祖师以来,天下只有贫道得其真传,以终生修为,悟得太平真法,著此《太平要术》,分“天、地、人”真经三册。贫道一时走神不察,被你卖弄精神摄了去,难道真赃俱在,还能抵赖?你手中若不是贫道亲手所著《太平要术》,贫道甘愿回山,永不入世,将这救世之功德让与道兄。”

紫袍道人见他如此说,轻轻叹了口气,正色道:“师父如此执念,看来也是天下苍生劫数,无可逃脱的了。弟子再问一句,师父果真敢确定弟子手中就是你亲笔手书《太平要术》,再无一字之差?”南华子说道:“如有一字之差,这尘世苍生就归道兄拨弄,贫道即刻归山,汉室江山兴亡旺衰,再与贫道无干。”紫袍道人知道似南华子这等身份,一言出口上达天听,不容更改,遂将手中帛书向前一递,笑道:“既是如此,师父请看。”南华子低头看去,却见那帛书外表式样及色泽厚薄虽然与自己所失《太平要术》一模一样,但封面上却赫然写着五个大字,明明白白地道是:《太平清领书》!南华子猛地一怔,心中早已雪亮,知道自己是着了这紫袍道人的道儿,同时也明白了对方来路,遂冷冷笑道:“原来道兄是黄老一派。你是宫崇还是于吉?”

书中暗表,原来自东周诸子百家以降,道家门徒虽公推本派是由老子李耳肇始,但彼时并未形成宗派,也未闻其有亲传弟子,只有五千言《道德经》传世,还疑是后人托名伪作。自庄子以来,才真正算得上是创始道教,并以《南华经》为本派教义,后来经过历代掌门发扬光大,世称南华真人。至南华子以来,仗自身百年之修为,集庄子思想大成著成《太平要术》,欲以治国御民之各种手段致天下永久太平,这才将本门命之为太平道。而据南华子所知,早在顺帝时期,就有琅邪人宫崇诣阙,向顺帝和桓帝进献《太平经》,又名《太平清领书》。宫崇称此书为其师于吉得于曲阳泉水之上,为道家始祖老子所传,乃治理国政和平定天下之宝。《太平清领书》受老子影响很深,其中有许多言论,更是直接从老子《道德经》中推演而来。《道得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太平清领书》则说:“元气恍惚自然,其凝成一,名为天也。分而生阴成二,名为地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道德经》又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太平清领书》则又说:“财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供养人也,此家但遇得其聚处,本非独给一人,其有不足者,悉当从其取也。愚人无知,以为终古独当有之,不肯周穷救急,使万家乏绝。”

由于《太平清领书》是对普通百姓布教,因此避免《道德经》中高深哲理,而变得更加通俗,易为民众接受。顺帝得到《太平清领书》,如获至宝,本来想颁行天下,却被有司奏劾此书所载皆妖妄不经,于治国无益。顺帝及其子桓帝虽然好道,但禁不住廷臣一致反对,只得将此书收藏于府库,几近四十年来无人提及,不想今日于此地重现。故此南华子陡然见到此书,心中早明就理,知道来者不是宫崇重是于吉,是以有此一问。

那紫袍道人听了南华子的喝问,大笑躬身揖首:“小可末技,果然难逃师父法眼——贫道于吉,人称太平道人的便是。如今天下将乱,瘟疫遍行,师父欲将救民仙术献于那昏聩朝廷,岂不是缘木求鱼,问道于盲?弟子也曾令徒弟宫崇献之于顺帝,却被那些庙堂之臣视为妖术,悬之高阁近四十年,致使天下涂炭不可复治,以致今日大变将成。弟子知道师父去京都见那史子眇道长,必然不受待见,故此从宫中取回宝经,跟踪师父到此。依弟子看来,治天下之病,应先治天下之本,天下之本者,百姓也。师父舍本逐末,不顾百姓眼前之疾而以理庙堂顽症为己任,不亦谬哉?”

南华子一招不慎失了先机,又被于吉抢白了一番,一腔雄心壮志不由化为乌有,叹了一口长气道:“后生可畏。我即有言在先,不与你争竞便了。但汉室虽微,未必似你所料之不堪收拾。你如此执迷,又喜作藏头露尾之行,可要小心这收缘结果。”说罢将右手食中二指向着于吉脚下一指,喝一声“还我书来!”话犹未了,早见在于吉脚前地下忽地冒出一股清泉,泉水中托起三册经书,正是那一套《太平要术》。南华子伸手拿了,往怀中一揣,转身向北,飘然离去。

按下南华子不提,再说那紫袍道人于吉。于吉本是东郡琅琊人氏,自幼天赋异禀,寓居泰山深处,往来于兖州与徐州之间,专好黄老之学,自命太平道门,道法精熟,却好交接神医门人物,与其掌门张仲景素来交好。于吉素有济世救民之心,却又不喜巴结朝廷权贵,只顾特立独行,最爱招摇,自恃清高。此时虽然抢了先机,用障眼法儿赢了南华子,但受了他几句奚落,倒将一番得意化作满腔愤懑,自语道:“你与鬼谷门结怨,要去与兵家门左慈联手,岂不是倒了我太平道门名头?现放着左慈师兄在河北,我也不好在他的地盘上呼风唤雨,惹他不喜——且凭着我这一身道术,传三两个徒弟于此,即可颠倒乾坤,让各家门派和冀州百姓知我大名罢了。”列位看官,你道那于吉要收何人为徒?原来他早已打听停当,心中物色下亲兄弟三个在那里。

且说那巨鹿郡有兄弟三人,长兄张角,次兄张宝,三弟张梁。那张角虽然只是个以采药为生的庶民,却平生好学手不释卷,无书不读,最好道术医学,且又不甘平庸,野心勃勃——每一项喜好都是正对了于吉的脾味。于吉常见张角在此大林东方山上采药,已屡次暗中相试,知道他是个可造之才,却又怕被南华子遇见收去为徒,自己倒与其相争不得。所以这才弄个法术,闪了南华子一跌,将其气走。同时用个激将之法,骗得南华子发誓再不出山,也是怕其出手,坏了徒弟张角的大事。当下于吉激走南华子,放下心来,一路摇摆着来到东山,双膝盘坐在一块大石之前,闭目瞑坐,单等着张角到来。过了小半个时辰,果然一个年轻樵子背着药蒌前来,青巾包头身穿短褐手拿药锄,正是张角。

且说此位张角,乃钜鹿人也。自幼习学儒家经典,却又酷好道术,尤喜神仙典籍。这几日山下瘟疫渐发,那张角也正打着摆子,见两个同胞兄弟都倒卧在病榻之上,自己无法可想,只得勉强挣扎着爬起,到山坡来寻找草药。正行走间,忽见面前坐着一个半老道人,碧眼童颜,手执拂尘,身边斜倚着一根九曲藜杖,腰间挂着个硕大的葫芦,宛如传说中的神仙一般。张角不由吃了一惊,复又大喜,忙不迭地扔了药蒌药锄,恭恭敬敬地拜了下去,叫道:“想是俺张角福缘到咧,竟在这里遇到仙人。老神仙既然现身,则必一定示以教诲,超拔小人出于浮生苦海。”

于吉听他这样说话,句句对着心思,不由大喜,将头点了三点,说道:“你即识破我的身份,算得是有缘之人,可传我仙术,入我门墙。”遂站起身来,召唤张角随自己向上行至一个山洞之中,先从腰间葫芦里倒出三粒火红的丹丸,令张角就着洞口的山泉吃下肚去。说也奇怪,那三粒丹药入腹,立刻咕噜噜一阵乱响,内急难忍。张角来不及告罪,连滚带爬地跑出山洞,钻进草丛一通排泄,拉出的秽物臭气熏天,连日来令自己生不如死的疟疾却是好了,一身轻松。

张角大喜,揩净屁股拉上裤带,进洞便拜,也不知磕了多少个头,连叫“师父慈悲”不止。于吉微笑受拜,令张角起来,以帛书三卷授之,说道:“此《太平青领书》是我太平道门之宝,乃祖师老子所撰,为师以平生心血增删成书。你我师徒既是有缘,今传授给你,你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张角大喜,将帛书小心奕奕地揣在怀里,再次下拜,求问仙长姓名。

于吉眼珠转了一转,说道:“我乃南华老仙是也。你习得书中道法医术,只在冀兖青徐间传道行医,以传我名,为师自行到江南教化民众,将这江北之地让给于你。以后若是有缘,自有相见之日,若是你倚仗道术行逆天之事,那就相见无期了。”说罢,趁着张角还在发怔,却使一个诈语:“噫,你看那边因何又来一个道人?”张角扭头去看,只见风吹树摇,哪里有甚么道人?再回过头来看时,师父“南华老仙”已无踪影。

张角不住口地赞叹,更加相信自己今天是遇到了真仙。即得此书,张角除了照常上山采药,回家后便抱着经书晓夜攻习,甚至废寝忘食。不觉寒暑数载,已经是时至中平元年,张角感觉道法医术大成,便自称能呼风唤雨,并以“太平道人”为号,在乡里为人治病。恰逢此年正月疫气大起,百姓染疾者十之六七,乡间郎中无计可施。张角见时机到了,遂到处散施符水,为人治病,一边大肆收徒,自称“大贤良师”。张角常持九节杖,在医术之上加以符水、咒语,为人治病。并广泛宣传《太平青领书》中反剥削敛财,主张平等互爱之说,深得贫众拥护。张角又派出弟子八人,到全国各郡发展徒众,以善道教化天下。十余年间,太平道势力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徒众达数十万人。穷民匠人,官吏宦官,无不收纳。因其在行医时每每加以幻术,令人皆疑其为神仙之属,争相膜拜。于是前来拜师徒众日多,以至于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名字。信徒入门后即奉事黄老太平道,递次畜养弟子,使其跪拜首过,宣称在天上有鬼神监视其行,并据其善恶以增减寿命。要求人们多行善事,少做坏事,借符水咒说以疗病,每每灵验。由于病者颇多痊愈,由此百姓更加趋之若鹜。

张角见徒众益广,便将教徒划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渠帅以统领其众。其后见信众巨多,竟然野心勃发,将南华老仙告诫抛之脑后,继起造反之心。灵帝光和元年二月初,各方首领及信徒便已着手准备。徒众用石灰在洛阳城门及州郡官府墙上书写“甲子”等字,以为联络符号。渠帅马元义先通知荆州、扬州信徒数万人,到邺城集中,准备起事。马元义还多次到京城洛阳,以中常侍封胥、徐奉为内应,约定在三月甲子日里应外合,一道起义。不料在预定起事日期前十天,太平道信徒济南人唐周上书官府,告发起义之事。于是朝廷紧急捕捉马元义,将其车裂于洛阳。大将军何进紧急组织人马,捕捉诛杀张角信徒一千余人,又通知冀州太守刘焉捕捉张角及其家人。

张角发现事已败露,即星夜通知各方渠帅,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率众起兵。于是八州各方大起,冲州撞府,杀进县衙,先将贪官抓获,杀了祭天。张角令全国义军皆头裹黄巾,以应黄天之道,时人称之黄巾军也。张角据《太平青领书》所谓“有天治、有地治、有人治,三气极,然后歧行万物治也”,便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天下百姓因苦于官吏久矣,故纷纷响应入为信徒,或送粮送衣,迅速发展至近百万之众。义军攻克城镇,烧毁官府,杀死贪赃官吏,将其财产分给百姓。贪官污吏平时作威作福,一闻义军到来,便如丧家之犬,多逃之夭夭。旬日之间,京师震动,天下大乱。四方百姓及其徒众头裹黄巾以从,抢州夺县,官军望风而靡。

告急文书报到京都洛阳,大将军何进着慌,忙进宫奏请灵帝火速下诏,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隽各领精兵征讨。灵帝大惊,慌忙调集各地精兵,进剿黄巾军,诏命何进率左右羽林五营兵士屯于都亭,整点武器,镇守京师;又自函谷关、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关口,设置都尉驻防;随即又下诏命各州郡准备作战、训练士兵、整点武器、召集义军,灭贼护国。皇甫嵩奉了诏书,遂拜奏上谏要求解除党禁,拿出皇宫钱财及西园良马赠给军士,以提升士气。灵帝纳谏,于是大赦党人,发还各自部下徙徒,并要求各公卿捐出马、弩,推举众将子孙及民间有深明战略者,到公车署接受面试。党禁即解,遂发精兵:卢植领副将宗员,率北军五校士负责北线,与张角主力周旋;皇甫嵩及朱隽各领一军,控制五校、三河骑士及募兵勇士共四万多人,讨伐颖川一带;朱隽表募吴郡人孙坚为佐军司马,带同乡里少年、商旅和淮泗精兵共千余人,于下邳出发,讨南阳叛军。

岂料官军未及发动,黄巾军已然成势,不可阻挡。三月庚子日,黄巾军渠帅张曼成攻杀南阳郡守褚贡,响应张角。四月,渠帅波才击败朱隽军,朱隽与皇甫嵩退守长社,波才率大军围城,汉军士气低落。又有汝南黄巾军在邵陵打败汉太守赵谦,广阳黄巾军杀死幽州刺史郭勋及太守刘卫,黄巾军由此而大盛,天下震动。五月,大将军何进得知皇甫嵩被围,遂派议郎曹操率军救援。援军尚未到达长社,入夜之际忽起大风。皇甫嵩心生一计,命士兵手持火把暗暗出城,点燃黄巾军营寨周围杂草,大呼进攻,城上亦举出火把响应。皇甫嵩命擂鼓助战,亲带军冲入敌阵,黄巾军大乱,四处奔走。正遇上曹操率京师援军趁势杀到,与皇甫嵩、朱隽三面夹击,斩杀黄巾数万人,汉军大胜。六月,汉南阳太守秦颉与张曼成大战,于乱阵之中斩杀了张曼成。至此,朝廷与黄巾军攻守易位。消息传到冀州,大贤良师、太平道人张角终于感觉到一阵阵寒意,向心头袭来。

地府红包群  明珠照山河  娇俏医女,九千岁的心头宠  孤夜行  报告少帅,夫人要退婚  被退亲后我嫁给了当朝大佬  麻衣风水师  神秘老公心尖宠  空山宴  医妃嚣张腹黑王爷请绕道  女总裁的非常保镖  穿书后,我被五个渣哥团宠了  重生团宠嫡长女又娇又凶  权宠天下:本侯要纳夫!  萌妻逆袭老公宠上天  耳上珍珠环  重生后:和死对头he了  天降  重生后,公主杀疯了  重生之鬼眼医妃  

热门小说推荐
飞剑问道

飞剑问道

在这个世界,有狐仙河神水怪大妖,也有求长生的修行者。  修行者们,  开法眼,可看妖魔鬼怪。  炼一口飞剑,可千里杀敌。  千里眼顺风耳,更可探查四方。    秦府二公子‘秦云’,便是一位修行者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飞剑问道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